不知则问,不能则学,虽能必让,然后为德是出自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中的一句话,作者是战国时期的荀子。不知则问,不能则学,虽能必让,然后为德的上一句是:高上尊贵不以骄人,聪明圣知不以穷人,齐给速通不争先人,刚毅勇敢不以伤人。
不知则问,不能则学,虽能必让,然后为德的意思是:
翻译含义1:
不知道的就要问,不会做的就要学,即使能做也要谦让,这样才能成为有德行的人。
翻译含义2:
此句强调了主动学习、主动求知、懂得谦让的重要性,不断提升自我的道德修养,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。
翻译含义3:
含义是在面对不知道的事情时应该去问,面对不能做到的事情时应该去学习,只有能够做到了才能真正实现道德。这句话提醒我们要保持学习的态度,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,并且在行动中遵循道德准则。
考动力为您提供多个不知则问,不能则学,虽能必让,然后为德的含义翻译供您参考!
不知则问,不能则学,虽能必让,然后为德出自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原文节选如下:
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
【作者】荀子【朝代】战国时期
今夫仁人也,将何务哉?上则法舜、禹之制,下则法仲尼子弓之义,以务息十二子之说。如是则天下之害除,仁人之事毕,圣王之迹著矣。
信信,信也;疑疑,亦信也。贵贤;仁也;贱不肖,亦仁也。言而当,知也;默而当,亦知也。故知默犹知言也。故多言而类,圣人也;少言而法,君子也;多少无法而流湎然,虽辩,小人也。故劳力而不当民务谓之奸事,劳知而不律先王谓之奸心,辩说譬谕、齐给便利而不顺礼义谓之奸说。此三奸者,圣王之所禁也。知而险,贼而神,为诈而巧,言无用而辩,辩不惠而察,治之大殃也。行辟而坚,饰非而好,玩奸而泽,言辩而逆,古之大禁也。知而无法,勇而无惮,察辩而操僻,淫大而用之,好奸而与众,利足而迷,负石而坠,是天下之所弃也。
兼服天下之心:高上尊贵不以骄人,聪明圣知不以穷人,齐给速通不争先人,刚毅勇敢不以伤人;不知则问,不能则学,虽能必让,然后为德。遇君则修臣下之义,遇乡则修长幼之义,遇长则修子弟之义,遇友则修礼节辞让之义,遇贱而少者则修告导宽容之义。无不爱也,无不敬也,无与人争也,恢然如天地之苞万物。如是则贤者贵之,不肖者亲之。如是而不服者,则可谓訞怪狡猾之人矣,虽则子弟之中,刑及之而宜。《诗》云:“匪上帝不时,殷不用旧。虽无老成人,尚有典刑。曾是莫听,大命以倾。”此之谓也。
古之所谓士仕者,厚敦者也,合群者也,乐富贵者也,乐分施者也,远罪过者也,务事理者也,羞独富者也。今之所谓士仕者,污漫者也,贼乱者也,恣睢者也,贪利者也;触抵者也,无礼义而唯权势之嗜者也。
古之所谓处士者,德盛者也,能静者也,修正者也,知命者也,著是者也。今之所谓处士者,无能而云能者也,无知而云知者也,利心无足而佯无欲者也,行伪险秽而强高言谨悫者也,以不俗为俗,离纵而跂訾者也。
士君子之所能不能为:君子能为可贵,而不能使人必贵己;能为可信,不能使人必信己;能为可用,不能使人必用己。故君子耻不修,不耻见污;耻不信,不耻不见信;耻不能,不耻不见用。是以不诱于誉,不恐于诽,率道而行,端然正己,不为物倾侧:夫是之谓诚君子。《诗》云:“温温恭人,维德之基。”此之谓也。
2023-03-17 08:39:03
2023-05-08 08:44:10
2024-05-06 16:10:13
2024-06-25 08:53:20
2023-03-20 12:44:01
2023-05-17 11:33:03
2024-06-25 10:05:54
2024-03-08 09:49:35
2023-03-20 10:29:45
2024-05-22 11:10: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