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问之学,不足以为人师是出自《礼记·学记》中的一句话,作者是西汉时期的戴圣。记问之学,不足以为人师的下一句是:必也其听语乎,力不能问,然后语之;语之而不知,虽舍之可也。
记问之学,不足以为人师的意思是:
翻译含义1:
意思是仅仅靠背诵和记忆前人的东西而没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,这样的人是不足以给别人当老师的。
翻译含义2:
意思是说只是机械地记忆问题的答案,不足以成为他人的良师益友。它强调了教育和学习的本质应该是培养人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,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知识。
翻译含义3:
指如果一个人通过记忆问题的答案,而没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,是不足以成为一个真正的良师益友的。
考动力为您提供多个记问之学,不足以为人师的含义翻译供您参考!
记问之学,不足以为人师出自《礼记·学记》原文节选如下:
《礼记·学记》
【作者】戴圣【朝代】西汉时期
君子知至学之难易,而知其美恶,然后能博喻;能博喻然后能为师;能为师然后能为长;能为长然后能为君。故师也者,所以学为君也。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。《记》曰:“三王四代唯其师”此之谓乎!
凡学之道,严师为难。师严然后道尊,道尊然后民知敬学。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:当其为尸则弗臣也,当其为师则弗臣也。大学之礼,虽诏于天子,无北面;所以尊师也。
善学者,师逸而功倍,又从而庸之;不善学者,师勤而功半,又从而怨之。善问者,如攻坚木,先其易者,后其节目,及其久也,相说以解;不善问者反此。善待问者,如撞钟,叩之以小者则小鸣,叩之以大者则大鸣,待其从容,然后尽其声;不善答问者反此。此皆进学之道也。
记问之学,不足以为人师。必也其听语乎,力不能问,然后语之;语之而不知,虽舍之可也。
良冶之子,必学为裘;良弓之子,必学为箕;始驾马者反之,车在马前。君子察于此三者,可以有志于学矣。
古之学者:比物丑类。鼓无当于五声,五声弗得不和。水无当于五色,五色弗得不章。学无当于五官。五官弗得不治。师无当于五服,五服弗得不亲。
君子曰:大德不官,大道不器,大信不约,大时不齐。察于此四者,可以有志于学矣。
三王之祭川也,皆先河而后海;或源也,或委也。此之谓务本。
2024-04-03 08:51:03
2023-04-18 15:16:14
2023-03-27 10:38:09
2023-03-17 08:51:34
2024-04-26 11:16:56
2023-04-03 14:26:19
2023-04-17 09:14:48
2023-04-19 09:37:16
2024-04-15 13:36:34
2024-04-02 10:01: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