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之道,利而不害;圣人之道,为而不争是出自《道德经》中的一句话,作者是西汉时期的戴圣。天之道,利而不害;圣人之道,为而不争的上一句是: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。善者不辩,辩者不善。知者不博,博者不知。圣人不积,既以为人,己愈有,既以与人,己愈多。
天之道,利而不害;圣人之道,为而不争的意思是:
翻译含义1:
自然的规律是便利万物而不伤害它们。圣人的准则是,有所作为但是却从不与人争抢。
翻译含义2:
天道无私,它只有利于万物,而不会对万物造成伤害。掌握了“道”的圣人,顺天道而行,效法天道之“利而不害”,表现为“为而不争”。
翻译含义3:
含义是我们要以利益为导向,但不应该以损害他人为代价;要以为他人为目标,而不是为了争夺个人的利益而不择手段。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。
考动力为您提供多个天之道,利而不害;圣人之道,为而不争的含义翻译供您参考!
天之道,利而不害;圣人之道,为而不争出自《道德经》原文节选如下:
《道德经》
【作者】老子【朝代】春秋时期
民之饥,以其上食税之多,是以饥。民之难治,以其上之有为,是以难治。民之轻死,以其上求生之厚,是以轻死。夫唯无以生为者,是贤於贵生。
人之生也柔弱,其死也坚强。草木之生也柔脆,其死也枯槁。故坚强者死之徒,柔弱者生之徒。是以兵强则灭,木强则折。强大处下,柔弱处上。
天之道,其犹张弓欤?高者抑之,下者举之;有余者损之,不足者补之。天之道,损有余而补不足。人之道,则不然,损不足以奉有余。孰能有余以奉天下,唯有道者。是以圣人为而不恃,功成而不处,其不欲见贤邪。
天下莫柔弱於水,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,以其无以易之。弱之胜强,柔之胜刚,天下莫不知,莫能行。是以圣人云:「受国之垢,是谓社稷主;受国不祥,是为天下王。」正言若反。
和大怨,必有余怨,报怨以德,安可以为善?是以圣人执左契,不责于人。故有德司契,无德司彻。天道无亲,常与善人。
小国寡民。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;使民重死而不远徙;虽有舟舆,无所乘之;虽有甲兵,无所陈之。使人复结绳而用之。甘其食,美其服,安其居,乐其俗,邻国相望,鸡犬之声相闻,民至老死不相往来。
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。善者不辩,辩者不善。知者不博,博者不知。圣人不积,既以为人,己愈有,既以与人,己愈多。天之道,利而不害;圣人之道,为而不争。
2024-02-21 20:47:57
2024-06-07 08:57:59
2025-05-26 09:18:52
2024-04-08 15:14:38
2023-05-10 11:26:38
2024-03-21 09:37:04
2024-02-28 09:58:54
2023-04-06 14:40:25
2023-03-26 10:19:15
2023-04-16 16:35:5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