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是出自《易传·系辞传下》中的一句话,作者是战国时期的孔子后学。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的下一句是:是以“自天佑之,吉无不利”。
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的意思是:
翻译含义1:
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则变化,变化则通达,能通达,则能恒久。
翻译含义2:
此句是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发源地,事物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,只有适时求变,才能长盛不衰,这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规律,只有遵循这个发展规律,社会才会发展,国家才会进步。此句同样也包含实用主义的思想,即“变通”,告诉人们遇事不必死钻牛角,而应该懂得通融、屈伸。
翻译含义3:
意思是人们在面对困境时不要放弃,而是要积极寻找变化和机会,相信通过努力和适应,可以找到通往成功和长久的道路。它也提醒人们要具备灵活性和适应性,不断学习和成长,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挑战。
考动力为您提供多个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的含义翻译供您参考!
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出自《易传·系辞传下》原文节选如下:
《易传·系辞传下》
【作者】孔子后学【朝代】战国时期
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,仰则观象于天,俯则观法于地,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,近取诸身,远取诸物,于是始作八卦,以通神明之德,以类万物之情。
作结绳而为网罟,以佃以渔,盖取诸离。
包羲氏没,神农氏作,斫木为耜,揉木为耒,耒耨之利,以教天下,盖取诸《益》。日中为市,致天下之民,聚天下之货,交易而退,各得其所,盖取诸《噬嗑》。神农氏没,黄帝、尧、舜氏作,通其变,使民不倦,神而化之,使民宜之。《易》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。是以“自天佑之,吉无不利”。黄帝、尧、舜垂衣裳而天下治,盖取诸乾、坤。
刳木为舟,剡木为楫,舟楫之利,以济不通,致远以利天下,盖取诸涣。
服牛乘马,引重致远,以利天下,盖取诸随。
重门击柝,以待暴客,盖取诸豫。断木为杵,掘地为臼,杵臼之利,万民以济,盖取诸小过。
弦木为弧,剡木为矢,弧矢之利,以威天下,盖取诸睽。
上古穴居而野处,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,上栋下宇,以待风雨,盖取诸大壮。
古之葬者,厚衣之以薪,葬之中野,不封不树,丧期无数。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,盖取诸大过。
上古结绳而治,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,百官以治,万民以察,盖取诸夬。
2024-05-13 09:47:14
2024-04-09 08:37:42
2023-03-31 11:37:14
2023-05-09 15:40:05
2023-03-27 16:11:16
2024-03-05 08:54:01
2024-04-28 10:48:41
2024-05-10 08:44:37
2024-05-21 09:45:06
2024-06-04 15:33: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