贵上极则反贱,贱下极则反贵是出自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中的一句话,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。贵上极则反贱,贱下极则反贵的下一句是:贵出如粪土,贱取如珠玉。
贵上极则反贱,贱下极则反贵的意思是:
翻译含义1:
物价贵到极点,就一定会下跌;物价贱到极点,就一定会上涨。
翻译含义2:
此句总结了物价涨落规律,是世界上对价值规律、供求关系、价格规律的最早表述,充分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和程度。
翻译含义3:
意思是指在某种极端情况下,原本贵重的事物或地位会变得贱值,而原本贱贫的事物或地位会变得贵重。
考动力为您提供多个贵上极则反贱,贱下极则反贵的含义翻译供您参考!
贵上极则反贱,贱下极则反贵出自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原文节选如下:
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
【作者】司马迁【朝代】西汉时期
故曰:“仓廪实而知礼节,衣食足而知荣辱。”礼生於有而废於无。故君子富,好行其德;小人富,以適其力。渊深而鱼生之,山深而兽往之,人富而仁义附焉。富者得埶益彰,失埶则客无所之,以而不乐。夷狄益甚。谚曰:“千金之子,不死於市。”此非空言也。故曰:“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;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。”夫千乘之王,万家之侯,百室之君,尚犹患贫,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!
昔者越王勾践困於会稽之上,乃用范蠡、计然。计然曰:“知斗则修备,时用则知物,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。故岁在金,穰;水,毁;木,饥;火,旱。旱则资舟,水则资车,物之理也。六岁穰,六岁旱,十二岁一大饥。夫粜,二十病农,九十病末。末病则财不出,农病则草不辟矣。上不过八十,下不减三十,则农末俱利,平粜齐物,关市不乏,治国之道也。积著之理,务完物,无息币。以物相贸易,腐败而食之货勿留,无敢居贵。论其有馀不足,则知贵贱。贵上极则反贱,贱下极则反贵。贵出如粪土,贱取如珠玉。财币欲其行如流水。”修之十年,国富,厚赂战士,士赴矢石,如渴得饮,遂报彊吴,观兵中国,称号“五霸”。
范蠡既雪会稽之耻,乃喟然而叹曰:“计然之策七,越用其五而得意。既已施於国,吾欲用之家。”乃乘扁舟浮於江湖,变名易姓,適齐为鸱夷子皮,之陶为硃公。硃公以为陶天下之中,诸侯四通,货物所交易也。乃治产积居。与时逐而不责於人。故善治生者,能择人而任时。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,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。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。後年衰老而听子孙,子孙脩业而息之,遂至巨万。故言富者皆称陶硃公。
2023-05-11 08:57:21
2023-04-18 11:02:12
2025-05-21 08:33:08
2024-04-23 14:46:41
2023-03-24 14:25:39
2023-03-08 09:47:32
2024-05-08 15:13:01
2023-05-08 11:29:21
2024-03-20 15:39:38
2024-02-28 09:36:4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