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是出自《论语·颜渊篇》中的一句话,作者是春秋时期的孔子。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的下一句是:在邦无怨,在家无怨。
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的意思是:
翻译含义1:
自己不喜欢的,不要强加于别人。
翻译含义2:
孔子认为,一个有“忠恕”思想的人,会推己及人,从己心出发,为他人着想,表现出宽厚仁慈的品德,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被圣人视为做人的基本行为准则。
翻译含义3:
意思是我们在与他人交往和相处时,要以同样的标准对待他人,避免给予他人不必要的伤害或不公平待遇。
考动力为您提供多个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的含义翻译供您参考!
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出自《论语·颜渊篇》原文节选如下:
《论语·颜渊篇》
【作者】孔子【朝代】春秋时期
颜渊问仁,子曰:“克己复礼为仁。一日克己复礼,天下归仁焉。为仁由己,而由人乎哉?”颜渊曰:“请问其目?”子曰:“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勿言,非礼勿动。”颜渊曰:“回虽不敏,请事斯语矣。”
仲弓问仁,子曰:“出门如见大宾,使民如承大祭。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在邦无怨,在家无怨。”仲弓曰:“雍虽不敏,请事斯语矣。”
司马牛问仁,子曰:“仁者,其言也讱。”曰:“其言也讱,斯谓之仁已乎?”子曰:“为之难,言之得无讱乎?”
司马牛问君子,子曰:“君子不忧不惧。”曰:“不忧不惧,斯谓之君子已乎?”子曰:“内省不疚,夫何忧何惧?”
司马牛忧曰:“人皆有兄弟,我独亡。”子夏曰:“商闻之矣:死生有命,富贵在天。君子敬而无失,与人恭而有礼,四海之内皆兄弟也。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?”
子张问明,子曰:“浸润之谮,肤受之愬,不行焉,可谓明也已矣;浸润之谮、肤受之愬不行焉,可谓远也已矣。”
子贡问政,子曰:“足食,足兵,民信之矣。”子贡曰:“必不得已而去,于斯三者何先?”曰:“去兵。”子贡曰:“必不得已而去,于斯二者何先?”曰:“去食。自古皆有死,民无信不立。”
2024-03-14 10:36:54
2024-03-22 11:43:54
2024-05-28 09:23:00
2023-02-24 09:24:23
2024-03-20 09:38:44
2023-04-13 09:25:29
2024-03-25 10:03:06
2023-05-12 11:32:31
2024-05-13 09:15:40
2023-05-11 09:34: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