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是出自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中的一句话,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。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的下一句是:愚者千虑,必有一得。
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的意思是:
翻译含义1:
全句意思是: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,总会有一次失误。
翻译含义2:
此句说明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、一成不变的,蕴含了一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,聪明之人不可能永远聪明,总有失误的时候。
翻译含义3:
智者千虑:指聪明智慧的人在做决策或行动之前会经过深思熟虑,考虑各种可能性和后果。
必有一失:指即使智者经过深思熟虑,也难免会犯错或出现失误。
这句话提醒人们即使是聪明智慧的人也会犯错,没有人是完美无缺的。在面对失败或错误时,应该从中吸取教训,不断改进和成长。
考动力为您提供多个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的含义翻译供您参考!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出自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原文节选如下:
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节选
【作者】司马迁【朝代】西汉
诸将效首虏,休,毕贺,因问信曰:“兵法右倍山陵,前左水泽,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,曰破赵会食,臣等不服。然竟以胜,此何术也?”信曰:“此在兵法,顾诸君不察耳。兵法不曰‘陷之死地而後生,置之亡地而後存’?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,此所谓‘驱市人而战之’,其势非置之死地,使人人自为战;今予之生地,皆走,宁尚可得而用之乎!”诸将皆服曰:“善。非臣所及也。”
於是信问广武君曰:“仆欲北攻燕,东伐齐,何若而有功?”广武君辞谢曰:“臣闻败军之将,不可以言勇,亡国之大夫,不可以图存。今臣败亡之虏,何足以权大事乎!”信曰:“仆闻之,百里奚居虞而虞亡,在秦而秦霸,非愚於虞而智於秦也,用与不用,听与不听也。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,若信者亦已为禽矣。以不用足下,故信得侍耳。”因固问曰:“仆委心归计,原足下勿辞。”广武君曰:“臣闻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;愚者千虑,必有一得。故曰‘狂夫之言,圣人择焉’。顾恐臣计未必足用,原效愚忠。夫成安君有百战百胜之计,一旦而失之,军败鄗下,身死泜上。今将军涉西河,虏魏王,禽夏说阏与,一举而下井陉,不终朝破赵二十万众,诛成安君。名闻海内,威震天下,农夫莫不辍耕释耒,褕衣甘食,倾耳以待命者。若此,将军之所长也。然而众劳卒罢,其实难用。今将军欲举倦弊之兵,顿之燕坚城之下,欲战恐久力不能拔,情见势屈,旷日粮竭,而弱燕不服,齐必距境以自彊也。燕齐相持而不下,则刘项之权未有所分也。若此者,将军所短也。臣愚,窃以为亦过矣。故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,而以长击短。”韩信曰:“然则何由?”广武君对曰:“方今为将军计,莫如案甲休兵,镇赵抚其孤,百里之内,牛酒日至,以飨士大夫醳兵,北首燕路,而後遣辩士奉咫尺之书,暴其所长於燕,燕必不敢不听从。燕已从,使諠言者东告齐,齐必从风而服,虽有智者,亦不知为齐计矣。如是,则天下事皆可图也。兵固有先声而後实者,此之谓也。”韩信曰:“善。”从其策,发使使燕,燕从风而靡。乃遣使报汉,因请立张耳为赵王,以镇抚其国。汉王许之,乃立张耳为赵王。
楚数使奇兵渡河击赵,赵王耳、韩信往来救赵,因行定赵城邑,发兵诣汉。楚方急围汉王於荥阳,汉王南出,之宛、叶间,得黥布,走入成皋,楚又复急围之。六月,汉王出成皋,东渡河,独与滕公俱,从张耳军脩武。至,宿传舍。晨自称汉使,驰入赵壁。张耳、韩信未起,即其卧内上夺其印符,以麾召诸将,易置之。信、耳起,乃知汉王来,大惊。汉王夺两人军,即令张耳备守赵地。拜韩信为相国,收赵兵未发者击齐。
2024-05-15 09:40:35
2023-05-11 10:59:55
2024-05-09 09:46:23
2024-04-29 11:26:24
2023-05-29 16:45:51
2024-06-13 11:08:05
2023-04-03 11:22:20
2024-02-26 09:29:26
2023-05-09 11:08:36
2024-06-19 11:14:5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