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,德之至也是出自《庄子·内篇·人世间》中的一句话,作者是战国时期的庄子。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,德之至也的上一句是:自事其心者,哀乐不易施乎前。
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,德之至也的意思是:
翻译含义1:
意思是知道世事艰难,无可奈何却又能安于处境、顺应自然,这就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。
翻译含义2:
庄子在这里强调了人生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,但是我们并不应该因此而绝望或者放弃,而应该学会顺应自然、接受现实,从而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。这种顺应自然的态度,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,同时也能够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。
翻译含义3:
知其不可奈何指明白某种情况或问题无法改变或解决。"知其"表示明白、了解,"不可奈何"表示无法改变、无法解决。
安之若命指接受并顺从这种无法改变的情况,像命运一样安然接受。"安之"表示安心接受,"若命"表示像命运一样顺从。
德之至也表示这种行为是道德的最高境界。"德"指的是道德,"至也"表示最高、极致。
考动力为您提供多个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,德之至也的含义翻译供您参考!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,德之至也出自《庄子·内篇·人世间》原文节选如下:
《庄子·内篇·人世间》节选
【作者】庄子【朝代】战国
叶公子高将使于齐,问于仲尼曰:“王使诸梁也甚重。齐之待使者,盖将甚敬而不急。匹夫犹未可动也,而况诸侯乎!吾甚栗之。子常语诸梁也曰:‘凡事若小若大,寡不道以欢成。事若不成,则必有人道之患;事若成,则必有阴阳之患。若成若不成而后无患者,唯有德者能之。’吾食也执粗而不臧,爨无欲清之人。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,我其内热与!吾未至乎事之情而既有阴阳之患矣!事若不成,必有人道之患,是两也。为人臣者不足以任之,子其有以语我来!”
仲尼曰:“天下有大戒二:其一命也,其一义也。子之爱亲,命也,不可解于心;臣之事君,义也,无适而非君也,无所逃于天地之间。是之谓大戒。是以夫事其亲者,不择地而安之,孝之至也;夫事其君者,不择事而安之,忠之盛也;自事其心者,哀乐不易施乎前,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,德之至也。为人臣子者,固有所不得已。行事之情而忘其身,何暇至于悦生而恶死!夫子其行可矣!
丘请复以所闻:凡交近则必相靡以信,远则必忠之以言。言必或传之。夫传两喜两怒之言,天下之难者也。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,两怒必多溢恶之言。凡溢之类妄,妄则其信之也莫,莫则传言者殃。故法言曰:‘传其常情,无传其溢言,则几乎全。’且以巧斗力者,始乎阳,常卒乎阴,泰至则多奇巧;以礼饮酒者,始乎治,常卒乎乱,泰至则多奇乐。凡事亦然,始乎谅,常卒乎鄙;其作始也简,其将毕也必巨。
言者,风波也;行者,实丧也。夫风波易以动,实丧易以危。故忿设无由,巧言偏辞。兽死不择音,气息勃然于是并生心厉。剋核太至,则必有不肖之心应之而不知其然也。苟为不知其然也,孰知其所终!故法言曰:‘无迁令,无劝成。过度益也。’迁令劝成殆事。美成在久,恶成不及改,可不慎与!且夫乘物以游心,托不得已以养中,至矣。何作为报也!莫若为致命,此其难者?”
颜阖将傅卫灵公大子,而问于蘧伯玉曰;“有人于此,其德天杀。与之为无方则危吾国,与之为有方则危吾身。其知适足以知人之过,而不知其所以过。若然者,吾奈之何?”
蘧伯玉曰:“善哉问乎!戒之,慎之,正女身哉!形莫若就,心莫若和。虽然,之二者有患。就不欲入,和不欲出。形就而入,且为颠为灭,为崩为蹶;心和而出,且为声为名,为妖为孽。彼且为婴儿,亦与之为婴儿;彼且为无町畦,亦与之为无町畦;彼且为无崖,亦与之为无崖;达之,入于无疵。
汝不知夫螳螂乎?怒其臂以当车辙,不知其不胜任也,是其才之美者也。戒之,慎之,积伐而美者以犯之,几矣!
汝不知夫养虎者乎?不敢以生物与之,为其杀之之怒也;不敢以全物与之,为其决之之怒也。时其饥饱,达其怒心。虎之与人异类,而媚养己者,顺也;故其杀者,逆也。
2023-04-14 10:18:30
2024-05-10 08:49:49
2024-04-30 08:30:37
2024-05-24 16:18:00
2024-03-28 15:45:59
2023-03-22 09:29:15
2023-05-09 16:23:10
2023-03-30 10:29:22
2024-06-12 08:33:52
2023-03-23 09:17:0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