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知识库> 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是什么意思?

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是什么意思?

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是出自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中的一句话,作者是战国时期的孟子。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的下一句是:三里之城,七里之郭,环而攻之而不胜;夫环而攻之,必有得天时者矣; 然而不胜者,是天时不如地利也。


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的意思是:

翻译含义1:

天时:指气候、节气等自然条件。地利:指地形等地理条件。 全句译文:有利于作战的天气、时令,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,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,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、内部团结。

翻译含义2:

孟子认为,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天时、地利,在“天时”“地利”“人和”三者之间,“人和”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,统治者必须要重视民心,施行仁政,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,才能得到天下。

翻译含义3:

"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"是一句用来描述战略和成功的格言,意思是在取得胜利或成功的过程中,人的因素比天时和地利更为重要。这句格言传达了以下几个含义:

"天时不如地利":指的是外部环境和条件的重要性。天时指的是时机和机遇,地利指的是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。虽然外部环境和条件对于成功很重要,但它们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。即使时机和环境再好,如果没有人的主动和能动性,也无法取得成功。

"地利不如人和":指的是人的因素的重要性。人和指的是人的智慧、能力、决策和行动。无论环境如何,只有具备优秀的人才和团队,才能够充分利用和发挥环境的优势,取得成功。人的智慧、能力和团队合作是决定性的因素。

考动力为您提供多个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的含义翻译供您参考!

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出自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原文如下:

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

【作者】孟子【朝代】战国时期

第一章

孟子曰: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。

三里之城,七里之郭,环而攻之而不胜;夫环而攻之,必有得天时者矣; 然而不胜者,是天时不如地利也。

城非不高也,池非不深也,兵革非不坚利也,米粟非不多也; 委而去之,是地利不如人和也。

故曰:域民不以封疆之界,固国不以山溪之险,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。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。寡助之至,亲戚畔之;多助之至,天下顺之。以天下之所顺,攻亲戚之所畔。故君子有不战,战必胜矣。

第二章

孟子将朝王。王使人来曰:“寡人如就见者也-有寒疾,不可以风; 朝将视朝,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?”对曰:“不幸而有疾,不能造朝。”

明日,出吊于东郭氏。公孙丑曰:“昔者辞以病,今日吊,或者不可乎?”曰:“昔者疾,今日愈,如之何不吊?”王使人问疾,医来。孟仲子对曰:“昔者有王命,有采薪之忧,不能造朝。 今病小愈,趋造于朝,我不识能至否乎?”使数人要于路,曰:“请必无归而造于朝。”

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。景子曰:“内则父子,外则君臣,人之大伦也。 父子主恩,君臣主敬;丑见王之敬子也,未见所以敬王也。”曰:“恶,是何言也!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,岂以仁义为不美也? 其心曰:‘是何足与言仁义也。’云尔,则不敬莫大乎是。 我非尧舜之道,不敢以陈于王前。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。”

景子曰:“否,非此之谓也。《礼》曰:‘父召无诺,君命召不矣驾。’固将朝也,闻王命而遂不果,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。”曰:“岂谓是与?曾子曰:‘晋楚之富,不可及也;彼以其富,我以吾仁; 彼以其爵,我以吾义;吾何慊乎哉!’夫岂不义而曾子言之,是或一道也。 天下有达尊三:爵一,齿一,德一。朝廷莫如爵,乡党莫如齿,辅世长民莫如德。 恶得有其一,以慢其二哉!故将大有为之君,必有不召之臣;欲有谋焉,则就之。其尊德乐道, 不如是,不足与有为也。 故汤之于依尹,学焉而后臣之;故不劳而王。桓公之于管仲,学焉而后臣之; 故不劳而霸。 今天下地丑德齐,莫能相尚;无他,好臣所教,而不好臣其所受教。汤之于伊尹,桓公之于管仲,则不敢召。管仲且犹不可召, 而况不为管仲者乎!” 

第三章

陈臻问曰:“前日于齐,王馈兼金一百而不受;于宋,馈赠七十镒而受; 于薜,馈五十镒而受。前日之不受是,则今日之受非也。今日之受是,则前日之不受非也。夫子必居一于此矣。”

孟子曰:“皆是也。当在宋也,予将有远行,行者必以赆,辞曰‘馈赆’,予何为不受?当在薜也,予有戒心,辞曰‘闻戒,故为兵馈之’,予何为不受?若于齐,则未有处也,无处而馈之,是货之也,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?” 

第四章

孟子之平陆,谓其大夫曰:“子之持戟之士,一日而三失伍,则去之否乎?”曰:“不待三。”“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。凶年饥岁,子之民,老羸转于沟壑,壮者散而之四方者,几千人矣。”曰:“此非距心之所得为也。”曰:“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,则必为之求牧与刍矣。求牧与刍而不得, 则反诸其入乎?抑亦立而视其死与?”曰:“此则距心之罪也。”

他日,见于王,曰:“王之为都者,臣知五人焉。知其罪者,惟孔距心。”为王诵之。王曰:“此则寡人之罪也。

第五章

孟子谓蚳蛙曰:“子之辞灵丘而请士师,似也,为其可以言也。今既数月矣,未可以言与?”

蚳蛙谏于王而不用,致为臣而去。齐人曰:“所以为蚳蛙则善矣; 所以自为,则吾不知也。”

公都子以告。

曰:“吾闻之也:有官守者,不得其职则去;有言责者,不得 其言则去。我无官守,我无言责也,则吾进退,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?”

第六章

孟子为卿于齐,出吊于滕,王使盖大夫王驩为辅行。王驩朝暮见,反齐滕之路, 未尝与之言行事也。 公孙丑曰:“齐卿之位,不为小矣;齐滕之路,不为近矣,反之而未尝与言行事, 何也?”曰:“夫既或治之,予何言哉?”

第七章

孟子自齐葬于鲁,反于齐,止于赢,充虞请曰:“前日不知虞之不肖,使虞敦匠,事严,虞不敢请。今愿窃有请也,木若以美然。”曰:“古者棺椁无度,中古棺七寸,椁称之;自天子达于庶人;非直为观美也, 然后尽于人心。不得,不可以为悦,无财,不可以为悦;得之为有财,古之人皆用之, 吾何为独不然? 且比化者,无使土亲肤,于人心独无恔乎? 吾闻之也: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。” 

第八章

沈同以其私问曰:“燕可伐与?”孟子曰:“可。子哙不得与人燕, 子之不得受燕于子哙。有仕于此,而子悦之,不告于王,而私与之吾子之禄爵,夫士也,亦无王命而私受之于子,则可乎?何以异于是!”齐人伐燕。

或问曰:“劝其伐燕,有诸?”曰:“未也。沈同问:‘燕可伐与?’吾应之曰:‘可。’彼然而伐之也。彼如曰:‘孰可以伐之?’则将应之曰:‘为天吏则可以伐之。’今有杀人者,或问之曰:‘人可杀与?’则将应之曰:‘可。’彼如曰:‘孰可以杀之?’则将应之曰:‘为士师则可以杀之。’今以燕伐燕,何为劝之哉!” 

第九章

燕人畔。王曰:“吾甚惭于孟子。”陈贾曰:“王无患焉。王自以为与周公,孰仁且智?”王曰:“恶,是何言也!”曰:“周公使管叔监殷,管叔以殷畔。知而使之,是不仁也;不知而使之,是不智也。仁智,周公未之尽也;而况于王乎?贾请见而解之。”

见孟子,问曰:“周公,何人也?”曰:“古圣人也。”曰:“使管叔监殷,管叔以殷畔也,有诸?”曰:“然。”曰:“周公知其将畔而使之与?”曰:“不知也。”“然则圣人且有过与?”曰:“周公弟也,管叔兄也;周公之过,不亦宜乎?且古之君子,过则改之,今之君子,过则顺之。古之君子,其过也, 如日月之食,民皆见之;及其更也,民皆仰之。今之君子,岂徒顺之, 又从为之辞。” 

第十章

孟子致为臣而归。 王就见孟子曰:“前日愿见而不可得,得侍,同朝甚喜。今又弃寡人而归,不识可以继此而得见乎?”对曰:“不敢请耳,固所愿也。”

他日,王谓时子曰:“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,养弟子以万钟, 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。子盍为我言之。”时子因陈子而以告孟子,陈子以时子之言告孟子。孟子曰:“然。夫时子恶知其不可也?如使予欲富,辞十万而受万,是为欲富乎?季孙曰:‘异哉子叔疑!使己为政,不用则亦已矣,又使其子弟为卿。 人亦孰不欲富贵?而独于富贵之中,有私龙断焉。’古之为市者,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,有司者治之耳。有贱丈夫焉, 必求龙断而登之,以左右望而罔市利。人皆以为贱,故从而征之, 征商自此贱丈夫始矣。” 

第十一章

孟子去齐,宿于昼。 有欲为王留行者,坐而言;不应,隐几而卧。 客不悦曰:“弟子齐宿而后敢言,夫子卧而不听,请勿复敢见矣。”曰:“坐。我明语子。昔者鲁穆公无人乎子思之侧,则不能安子思; 泄柳申详,无人乎穆公之侧,则不能安其身。子为长者虑,而不及子思;子绝长者乎?长者绝子乎?” 

第十二章

孟子去齐,尹士语人曰:“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武,则是不明也。识其不可, 然且至,则是干泽也。千里而见王,不遇故去,三宿而后出昼,是何濡滞也!士则兹不悦。”高子以告。 曰:“夫尹士恶知予哉!千里而见王,是予所欲也;不遇故去,岂予所欲哉!予不得已也。予三宿而出昼,于予心犹以为速。王庶几改之;王如改诸则必反予。 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,予然后浩然有归志。予虽然,岂舍王哉?王由足用为善;王如用予,则岂徒齐民安,天下之民举安。王庶几改之,予日望之。予岂若是小丈夫然哉!谏于其君而不受,则怒,悻悻然见于其面, 去则穷日之力而后宿哉!” 尹士闻之曰:“士诚小人也。” 

第十三章

孟子去齐。充虞路问曰:“夫子若有不豫色然。前日虞闻诸夫子曰: ‘君子不怨天,不尤人。’”曰:“彼一时,此一时也。五百年必有王者兴,其间必有名世者。由周而来,七百有余岁矣。以其数则过矣;以其时考之,则可矣。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;如欲平治天下,当今之世,舍我其谁也?吾何为不豫哉!” 

第十四章

孟子去齐,居休。公孙丑问曰:“仕而不受禄,古之道乎?”曰:“非也。于崇吾得见王,退而有去志;不欲变,故不受也。继而有师命,不可以请,久于齐,非我志也。” 


栏目:知识库 Tag: 名言名句

更新时间:2023-07-26 16:02:39 编辑:poxiaohai

留言

最新更新

2025新高考报志愿化生政可以报考哪些专业 哪些专业受欢迎

2025新高考报志愿化生政可以报考哪些专业 哪些专业受欢迎

2025-01-08 10:33:52

2025年10大临床医学专业最好学院推荐 哪所院校厉害

2025年10大临床医学专业最好学院推荐 哪所院校厉害

2025-01-08 09:46:41

高考报志愿6个专业志愿有先后顺序吗 专业是怎么录取的

高考报志愿6个专业志愿有先后顺序吗 专业是怎么录取的

2024-12-30 10:29:47

高考报志愿最难专业排名 哪些专业挂科率高

高考报志愿最难专业排名 哪些专业挂科率高

2024-12-20 15:54:40

2025报志愿专业组是什么意思怎么填 录取规则是什么

2025报志愿专业组是什么意思怎么填 录取规则是什么

2024-12-20 09:32:31

2025高考考多少分才能上大学 上本科需要多少分

2025高考考多少分才能上大学 上本科需要多少分

2024-12-20 08:51:27

学校推荐

2024年辽宁高考物理类290分左右能报什么大学

2024年辽宁高考物理类290分左右能报什么大学

2024-05-11 16:05:56

国内应用物理学专业最好的大学排名,应用物理学专业前10大学排行榜

国内应用物理学专业最好的大学排名,应用物理学专业前10大学排行榜

2023-03-18 19:52:51

2024年广东高考历史类550分左右能上什么大学

2024年广东高考历史类550分左右能上什么大学

2024-03-19 14:12:38

2024年陕西高考理科550分左右能报什么大学

2024年陕西高考理科550分左右能报什么大学

2024-05-31 15:32:55

2024年湖北高考历史类380分左右能报什么大学

2024年湖北高考历史类380分左右能报什么大学

2024-04-18 11:07:41

2023年辽宁历史类430分能上的本科大学有哪些

2023年辽宁历史类430分能上的本科大学有哪些

2023-05-05 17:12:05

2024年广东高考历史类570分左右能上什么大学

2024年广东高考历史类570分左右能上什么大学

2024-03-20 09:46:10

2023年甘肃省文科460分左右能上的本科大学有哪些

2023年甘肃省文科460分左右能上的本科大学有哪些

2023-04-07 11:40:59

2023年黑龙江理科460分能上的本科大学有哪些

2023年黑龙江理科460分能上的本科大学有哪些

2023-04-18 15:42:52

2023年陕西省理科470分能上的本科大学有哪些

2023年陕西省理科470分能上的本科大学有哪些

2023-05-16 09:13:4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