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步 熟悉政策
考生及家长应对本省的高考政策有一个整体的把握,明确哪些政策非常重要,哪些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,尤其是当年是否有重要政策变化。例如,考生家长应了解所在省份有几个批次的志愿,每个批次需要填报几所志愿学校,可以报考几个专业等。
第二步 收集信息
信息和渠道的来源至关重要。一般来说,考生及家长可以选择以下权威渠道获取信息:阳光高考信息平台;当地考试院及高校官网、官方微博、微信公众号;高考高招类报纸、广播电视节目等。
第三步 准确定位
定位是填报志愿中最重要的一步。高考录取时,将一定范围的学生按其填报的志愿和高考成绩进行排位,从高到低依次录取,位次越高被录取的机会越大。填报志愿前,考生可以根据平时成绩或模拟成绩来定位,了解自己在班级、学校、区甚至整个省市的位置。
第四步 知己知彼
俗话说:“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”。除了政策法规之外,还要弄清各个招生院校的基本情况,如学校当年的招生章程、招生计划、往年在本省的提档线、专业线、师资力量、专业设置、学科特长、就业及深造情况等。
第五步 初选志愿
“初选志愿”是结合自己的成绩定位,确定目标院校。完成第三、四两步后,考生和家长对高考志愿应该已有方向。这时,考生可以大致划定一些在本省有招生计划的院校,并认真阅读招生章程,比较各院校之间专业的招生人数、录取分数等数据,选择和自己兴趣、分数、批次相符合的院校。
第六步 模拟填报
“模拟填报”就是根据本省、市的志愿设置情况,将考生的高考志愿草表完整地呈现出来,做一遍真实的模拟。高考志愿都是在网上填报,在规定时间内完成,逾期不予补报。每年在志愿填报中出现的操作失误、丢失密码等问题比比皆是,再加上网络系统繁忙难免手忙脚乱,所以提前模拟有备无患。
在平行志愿招生批次,要拉开适当的梯度,以增加录取几率。从“冲一冲、稳一稳、保一保”三梯度入手,分三步走:
第一步 初次筛选
根据自身实际,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,初步选择足量的“专业(类)+院校”志愿,分别放在“冲一冲”“稳一稳”“保一保”三个梯度备用。“冲”是冲刺一下的意思,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不明显但希望就读的院校、专业放在冲的层次;“稳”是相对稳健的志愿,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较大且比较喜欢的院校、专业放在稳的层次;“保”是录取几率大的志愿,一般将自己成绩有明显优势的志愿放在保的层次。
第二步 综合优化
从前面选定的批量志愿中,结合往年院校、专业录取等各方面情况综合分析,将其中不喜欢的专业或录取可能性不大的高校、专业删除,优化选择出拟报考的、可放在不同梯度的相对合适的高校、专业。
第三步 最终排序
结合本人实际和意向确定具体志愿的先后顺序,对所有经筛选优化后的备用志愿逐一比对,并先高后低按降序排列。可以将喜欢的专业及院校尽量往前排,最后要填一些录取希望比较大的专业及志愿,志愿的填报适当拉开梯度。如普通类平行志愿填报时,可将自己成绩优势不大却很喜欢的志愿放在前20-30个,将具有一定优势也较喜欢的志愿放在中间50-30个,将优势较大且有把握的志愿放在最后26-36个。
2023-03-22 08:52:22
2024-02-27 10:01:35
2023-02-27 21:42:01
2023-04-21 14:34:35
2023-02-26 09:47:00
2023-04-04 14:04:48
2024-03-29 11:33:02
2024-05-11 11:06:53
2023-03-20 12:44:01
2024-05-10 09:47:59